查看原文
其他

《园林》学刊·专栏导读(2023.03)丨基于儿童友好的 “亲自然”体验发展实践和探索

杨丹,董楠楠等 园林杂志
2024-09-04

基于儿童友好的 “亲自然”体验发展实践和探索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Child-friendly “Biophilia” Experiences Development

杨丹    董楠楠*

杨丹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系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儿童友好型城市环境营造与规划设计,儿童自然教育创新品牌“自然种子”发展顾问

董楠楠

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景观学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杨浦区长海路街道社区规划师,上海市乡村建筑师、上海市乡村责任规划师,研究方向为儿童友好环境规划与设计、绿色景观创新与数字化景观工程技术


·全文刊登于《园林》2023-03期P106-113.

·全文引文格式杨丹,董楠楠.基于儿童友好的“亲自然”体验发展实践和探索[J].园林,2023,40(03):106-113.

摘要:“亲自然”是儿童天性发展及本能需求,当前国内儿童面临“自然经验缺乏”的危机,如何促进儿童“亲自然”体验以塑造儿童的身体、情感和认知,让儿童重新回归自然和自由玩耍的童年,是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设计者的重要责任和义务,也是发展儿童友好的关键。从“亲自然”需求的外在体验行为和内在场所依恋出发,分析在“亲自然”本能驱动下儿童与自然的互动模式及深远意义。通过国内外儿童亲自然体验的创新实践,总结提出“亲自然”发展目标下重塑儿童与自然联系三位一体的“自然处方”,即空间实践的供给层面、政策法规的保障层面、社会服务的支持层面,通过完善城市绿色空间供给和服务,制定儿童与自然联系的政策管理机制,鼓励自下而上的创新发展以及数字化技术的情景驱动,从“附近的自然”到“远方的自然”,开展面向社区、景区、园区、校区、城区近郊等儿童高频接触环境的亲自然体验实践,以重塑儿童与自然的联系。

关键词:亲自然;儿童自然体验;场所依恋;儿童友好环境;自然处方


   1 研究背景   

“自然体验缺乏甚至灭绝”是当今城市儿童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当今儿童理解和体验自然的方式已经改变,儿童正经历一种“去自然化”的生活状态[1]。现阶段国内城市儿童与自然联系主要面临着空间上的“硬件”受限与服务上的“软件”滞后问题,“硬件”受限主要体现在城市绿色空间的儿童可进入性、可达性、包容性以及可玩性受当前城市空间环境及规章制度的限制,尤以“KFC”模式为主,即器材—围墙—铺地(Kit-Fence-Carpet)组合的儿童活动场地[2],适儿化的空间建设在当前儿童友好城市的指导方针下尚在起步发展阶段;“软件”滞后则体现在国内当前没有关于促进儿童与自然联系相关的政策法规或行业标准,学界关于国内儿童自然体验、自然联结与亲环境行为的相关性研究及实证研究也存在一定滞后[3]


   2 “亲自然”理论及其发展内涵   

“亲自然”从人类本能需求出发,探索人与自然的深层次关系,尤其强调了儿童与自然互动的欲望,以及所带来的积极价值[4],具体包含外在的自然体验行为和内在的场所情感依恋。其中“童年自然体验”(Childhood Nature Experience,CNE)可以理解为儿童与自然的外在联结过程,指儿童接触自然、了解自然的方式,分为直接体验、间接体验和象征性或替代性体验三种[5]。内在的场所依恋行为始于童年时期的地方经历,关注儿童与场所之间积极的情感联系,由情感(情绪、感觉)、认知(思想、知识、信仰)和实践(行动、行为)三部分构成[6](图1)。

图1 亲自然需求驱动下的儿童与自然互动模式发展图


研究证实童年时期在野生型自然中的经历是人类发展和身份认同的核心组成部分,将极大地促进儿童终生对自然环境的场所依恋[7],学者们普遍认为这种“与自然栖息地的联系”的场所依恋是发展“地方归属感、整体幸福感以及可持续生态保护价值观的核心”。


   3 促进儿童“亲自然”体验的   

发展实践及探索

纵观全球儿童与自然联系研究与实践相对成熟的国家和地区,表现为“亲自然”的空间供给层面、政策保障层面、服务支持层面。

(1)空间供给层面主要体现在搭建覆盖本土儿童与自然的数据研究平台,以及由专家智库引领的科学研究与评估工具,如美国的“儿童与自然网络”(Children Nature Network,C&NN),“自然学习计划”(Natural Learning Initiative,NLI))等。

(2)政策保障层面主要体现在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发展机制,如美国2000年代开展了“让儿童到户外去运动”(no child left inside initiative),敦促各州设立环境教育的标准和权利法案;新加坡国家公园委员会(NParks)围绕“亲自然”开展的一系列涉及绿色空间类型、资金运营、技术应用、公众奖励等发展机制,针对新加坡学龄前儿童,于2009年在全岛推出了“儿童亲自然游乐场计划”(Biophilic Playgarden)(图2)。

图2 新加坡Hort Park亲生命性自然游乐场

(3)服务支持层面,包含从“附近的自然”到 “远方的自然”的亲自然服务,其中“附近的自然”主要体现在社区层面,如上海创智农园里的蝴蝶花园(图3),采用社区共创共建共治的方式,开展持续性运维服务,打造了儿童家门口触手可及的“自然疗愈科普乐园”(图4)。

图3  上海创智农园——蝴蝶花园实景

图4  基于蝴蝶花园开展一系列亲自然科普教育活动


“远方的自然”指城市近郊可达的如乡村田野、山林草地、河流湖泊等,这一类型自然虽然儿童日常接触频率较低,但其独特的景观风貌和自然场景是城市儿童成长中所缺失的体验类型,也是儿童周末及节假日周期性造访的目的地,需要以文旅运营的思维打造目的地型高品质深层体验的儿童亲自然服务(图5)。

图5 基于景区、园区、乡村以及自然保护区打造的高品质亲自然服务


(4)亲自然体验创新模式体现在通过数字技术融合的创新玩法,以轻量化运营思路弥补当前城市绿色空间的服务效能,加深理解自然的同时,实现了“亲自然”的自主玩法。如在上海辰山植物园开展了“亲自然”创新玩法体验,具体通过将手机APP与实体道具相结合,依托线上小程序工具以及配套的物料探索包,开展沉浸式定向解谜自然探险,将主要打卡点与游线结合(图6)。

图6  通过手机小程序实现辰山植物园线上+线下结合的沉浸式体验


   4  基于儿童友好构建“亲自然”   

发展目标下的“自然处方”

随着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正式被写进国家“十四五”规划,202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22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如何实现“亲自然”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发展平衡,重塑儿童与自然的联系,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是当前国内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重点,“亲自然”发展目标下构建促进儿童成长的“自然处方”,需要实现绿色空间供给、政策法规保障以及社会服务支持的三位一体发展(图7)。

图7  基于儿童友好的“亲自然”发展目标下构建“自然处方”


   参考文献    

[1]LOUV R. Last Child in the Woods: Saving Our Children From Nature-Deficit Disorder[M]. London: Algonquin Books, 2008.

[2]WOOLLEY H, LOWE A.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sign Approach and Play Value of Outdoor Play Spaces[J]. Landscape Research, 2013, 38(1): 53-74.

[3]李佳滢, 张秦英, 陈进, 等. 人居环境视角下儿童与绿色空间研究进展——基于文献计量分析[J]. 景观设计, 2021, 05: 22-27.

[4]KELLERT S R, WILSON E O. The Biophilia Hypothesis[M]. Island Press, 1993.

[5]FREEMAN C, HEEZIK Y V. Children , Nature and Cities: Rethinking the Connections[M]. New York: Routledge, 2018.

[6]林广思,吴安格,蔡珂依. 场所依恋研究: 概念、进展和趋势[J]. 中国园林, 2019, 35(10): 63-66.

[7]王颖, 王巍静, 孙子文, 等. 童年场所依恋与成年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 风景园林, 2022, 29(2): 112-118.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下载并阅读完整版文章



编辑校对丨刘    杰           微信排版丨戴嘉旻            文章审核丨钱秀苇   戴嘉旻


往期推荐

《园林》学刊·卷首语(2023.03)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也属于城市基础设施范畴《园林》学刊·新刊导览(2023.03)丨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空间《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3)丨“场域”理念下的城市基础设施复合化转型研究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3)丨基于景观基础设施的城市发展新范式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3)丨香港“城市固废景观”类棕地再生机制研究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3)丨应对雨洪挑战的城市滨水码头区蓝绿空间耦合设计研究
《园林》学刊·专栏导读(2023.03)丨规划设计实践视角下城市绿地碳汇与碳排研究成果可用性述评
《园林》学刊·专栏导读(2023.03)丨日本名胜无邻庵庭园的保护管理经验研究
《园林》学刊·卷首语(2023.02)丨谈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水平的策略与途径
《园林》学刊·新刊导览(2023.02)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栖息地修复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2)丨湖泊型湿地公园中两栖类动物栖息地营建研究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2)丨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公园鱼类栖息地营建 ——以芜湖市大阳垾湿地公园为例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2)丨城市生物多样性治理:日本的做法及启示《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2)丨山地校园鸟类多样性及其生境特征研究——以重庆大学A区为例
《园林》学刊·卷首语(2023.01)丨风景园林碳汇能力建设的基本逻辑
《园林》学刊·新刊导览(2023.01)丨科技创新助力碳中和《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1)丨风景园林科技创新支撑碳汇能力提升的思考与实践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1)丨碳中和背景下的城市绿地适应性规划探索:国际经验与前沿技术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1)丨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绿色空间韧性—减碳—增汇协同范式与设计策略

《园林》学刊

定位:风景园林领域高质量学术刊物

定向:立足国内、面向国际

定标:服务学科学者、支撑行业发展

投稿信箱:LA899@vip.163.com

联系电话:021-54353667(编辑)/54352749(发行)

扫码或长按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园林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